【中文內容】
請作者在初始投稿與后續修改時:
1.確認稿件的作者姓名、作者順序(包括通訊作者)、作者單位、資助課題(項目),并將相關信息完整、準確地列于獨立于正文的一頁(正文中不得出現相關信息)。每篇稿件,署名作者不得超過五位,且必須確認一位且僅一位通訊作者(如未清晰確認,第一作者視作通訊作者);每位作者的署名單位不得超過兩個(同一單位的不同下設單位分別署名時,視作不同的署名單位);每位作者的署名資助課題(項目)不得超過兩個,且署名資助課題(項目)總數不得多于署名作者總數兩個。相關信息,只允許作一次變更(變更內容可以涉及多方面),且必須在編輯部通知發表前,所有與變更相關人員向編輯部提供有各人親筆簽名的書面變更聲明后,變更方能生效。作者如需要變更相關信息,請務必按以上要求及時與編輯部聯系。
2.規范引用各類文獻(包括法律或政策文件、數據庫、圖片、手稿等)。參考文獻內容引用務必合法、真實、相關、準確、完整;參考文獻來源信息(如文獻的作者姓名、譯者姓名、標題、類別、出版年份、版本或印次、出版單位、網絡鏈接等)列示務必真實、完整、確切、詳細。
3.保證所做研究的依據、過程、結果的原創性、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邏輯性,自覺確認所做研究與以往相關研究的區別。作者投予本刊的稿件,無論最終是否在本刊發表,若被發現存在故意抄襲或造假等學術不端情況,已發表的,本刊將聲明撤消,未發表的,本刊將中止評審流程。
4.確認所投稿件在相關領域思想與理論演進中的意義。本刊高度重視,思想與理論演進中,諸文獻的原創性內容及其間的傳承關系。請作者充分了解并在稿件中清晰說明所投稿件相對于本領域已有文獻(特別是本刊已發表文章)的超越或發展之處。
5.遵循語言規范與本刊的寫作體例。嚴格遵循語言規范與寫作體例,可以減少評審與編輯各環節上大量不必要的勞動,提高作者、評審人和編輯的工作效率,縮短稿件全處理流程的時間。
【英文內容】
自2017年第1期起,本刊以各文章的英文梗概(Summary)替代原有的英文內容提要(Abstract),以方便全世界范圍內的讀者較完整與準確地了解本刊所發表文章的精華與貢獻。不同于以往的英文內容提要,英文梗概的精心構思寫作,對文章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有重要意義??蓞⒖迹ǖ幌抻冢┮韵聦懽鳎?/span>
(1)研究背景與意義
(2)研究主題與思路
(3)研究方法、理論依據、經驗數據及來源
(4)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5)重要創新(與以往文獻的區別)與貢獻(優越于以往文獻之處)
英文梗概須另附其中文對照。該對照并非本刊發表內容,僅用于英文梗概編校參考。同時,它一般不同于中文內容提要。本刊的中文內容提要一般約300個漢字符,主要面向國內讀者;而英文梗概要考慮國外讀者的閱讀及語言習慣以及知識背景等,特別是有關中國特殊國情的概念及背景信息,可考慮恰當介紹。比如,有些重要的問題(包括概念),國內讀者廣為熟知,而國外學者可能比較陌生并容易忽略或誤解,其相關背景信息,中文內容提要則不必寫入,而英文梗概則需要說明與強調。
《經濟研究》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