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iluh8"></rp><th id="iluh8"></th>
    <progress id="iluh8"></progress><tbody id="iluh8"><track id="iluh8"></track></tbody>

      1. <em id="iluh8"><object id="iluh8"><input id="iluh8"></input></object></em>
      2. 投稿須知
        當前位置:首頁 > 投稿須知

        投稿須知

         

        《經濟研究》歡迎廣大作者投稿!

         

        1.《經濟研究》在線投審稿系統于20189月正式上線運行。2018101日起,編輯部不再接受紙介稿件。

        使用本系統,請訪問《經濟研究》官方網站(www.modelos.top)首頁“《經濟研究》在線投審稿系統”欄目,或直接訪問http://jjyj.ajcass.org/Admin/user/login/。

        本系統涵蓋了用戶注冊、作者投稿、匿名審稿人審稿和編輯部管理等稿件全流程在線處理功能。作者在系統中注冊并通過審核后,即可登錄系統,上傳自己的稿件。稿件上傳后,系統自動為該稿件生成唯一的編號,此后作者可以按此編號在系統中實時查詢該稿件在處理流程中的狀態。具體情況可參見在線投審稿系統中的說明。

        2.作者向《經濟研究》在線投審稿系統上傳自己的稿件,即表明作者以在本刊發表該稿件為目的。

        除編輯部特別約請外,稿件應是作者自己完成的、以中文寫作的原創性作品,且與該稿件內容無實質差別的作品(包括其外文翻譯作品,以下統稱“相仿稿件”),未曾被其他公開發行的出版物發表或通知即將公開發表(以下統稱“已發表”)。請作者自覺避免出現“一稿多發”的情形。

        若作者未經本編輯部同意,以在本刊發表為目的,存在以下行為之一,編輯部將視作者存在“擬一稿多發”行為:

        ①作者在《經濟研究》在線投審稿系統中上傳自己的已發表的相仿稿件;

        ②在稿件上傳后至本編輯部通知作者即將發表前,作者的相仿稿件已發表,但作者未即時向本編輯部說明該稿件的相關情況;

        ③在本編輯部通知作者即將發表后,作者以公開發表為目的,將相仿稿件投到其他報紙、期刊等的編輯部,但未即時向其他編輯部說明該稿件的相關情況;

        ④在本編輯部通知作者即將發表后,作者的相仿稿件也被其他出版單位或媒體通知即將公開發表,但作者未即時向本編輯部及其他編輯部完整說明該稿件的相關情況。

        對于存在擬一稿多發行為的作者,一經發現,本刊將在十年內不發表其作品。

        3.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將自己的署名、署名單位、通信地址(如稿件發表,編輯部將按此地址向作者寄送期刊)、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信息在系統中正確完整填寫。

        每篇稿件,署名作者不得超過五位,且必須確認一位且僅一位通訊作者(如未清晰確認,第一作者視作通訊作者);每位作者的署名單位不得超過兩個(同一單位的不同下設單位分別署名時,視作不同的署名單位);每位作者的署名資助課題(項目)不得超過兩個,且署名資助課題(項目)總數不得多于署名作者總數兩個。

        作者在系統中填寫并確認提交的以上信息(包括順序),視作作者已確認的信息。作者在系統中確認提交以上信息前,請務必檢查系統中記錄的各作者的署名及順序、通訊作者、各作者的單位署名等是否正確。

        凡作者向系統上傳的文件(包括初稿、修改稿、修改說明等),請勿出現以上信息,否則評審流程受到的影響由作者負責。

        每篇稿件的署名作者(包括通訊作者、作者順序)、署名單位(包括單位順序)、署名資助課題(項目)等,只允許作一次變更(變更內容可以涉及多方面),且必須在編輯部通知發表前,所有與變更相關人員向編輯部提供有各人親筆簽名的書面變更聲明后,變更方能生效。

        在編輯部通知發表后,每篇稿件的署名作者(包括通訊作者、作者順序)、署名單位(包括單位順序)、署名資助課題(項目)等,均不得變更。作者如需要變更以上信息,請務必按以上要求及時與編輯部聯系。

        4.請作者自覺遵循正常引用他人已有研究成果(無論是否已完成或已發表)的原則,并保證研究的依據、過程及結果的真實性,原文引用準確,參考文獻信息列示確切、詳細。本刊已發表的稿件,若被發現存在故意抄襲或造假等學術不端情況,本刊將聲明撤消該稿件,并不再發表其作者的稿件。

        5.本刊高度重視思想與理論演進中諸文獻的原創性與承啟關系。請作者在投稿前充分了解并在稿件中清晰說明相關領域已有文獻(特別是本刊已發表文章)與所投稿件在學術貢獻方面的區別與承啟關系。

        6.請作者遵循語言規范與本刊的寫作體例,此亦屬于編輯部評審文章的依據。嚴格遵循語言規范與寫作體例,可以減少大量不必要的勞動,提高作者和編輯的工作效率,縮短稿件全處理流程的時間。

        7.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曾指出:“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經濟研究》高度重視研究成果在學術規范與中國背景結合基礎上的思想啟迪性、理論創造性與政策參考性。本刊倡導深度的理論性思考,對我國重大現實問題提出具有理論價值的結論,并得出基于我國具體國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切實解決當前現實問題的政策建議,反對脫離于實踐、片面追求研究方法的新穎與復雜的“唯定量傾向”。

        作者的新問題意識、新思想意識、新理論意識,不僅僅是新方法意識、新數據意識,是本刊把握稿件的關鍵標準。研究方法的規范性與恰當性,數據等研究依據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是本刊的基本判斷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在寫作中,請作者在遵循本刊指導思想與原則,以及學術規范性的基礎上,注意避免以下情形:

        ①思想啟迪性、理論創造性、政策參考性方面的獨有學術貢獻不足;

        ②片面追求數理模型應用,而不能理解與闡釋模型的經濟學意義及對應的現實經濟現象,亦不能給出具有原創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③“簡單問題復雜化”,用復雜的模型及各類方法討論具有簡單直觀關系的各種經濟現象,而理論創造及政策建議方面貢獻微??;

        ④所討論的經濟現象之間的關系缺乏嚴謹的理論梳理,其間邏輯鏈條不完整或存在缺陷,在內容上忽視可靠的機制分析,而僅在形式上作實證分析。

        本刊不排斥對研究方法前沿性的追求,但是對于存在以上情形的稿件,即使數據新穎、豐富,研究方法規范、前沿、復雜,本刊仍將請作者作出相應重要修改。

        此外,對于在原創性研究方法方面尋求突破的文章,本刊亦請作者充分說明相關方法的改進對于研究當前重大現實問題的意義。

         


        《經濟研究》編輯部
        2021年12月 

         

         

         

         

      3.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4. 經濟研究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     京ICP備10211437號
      5. 本網所登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本網觀點或意見 常年法律顧問:陸康(重光律師事務所)
      6.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0577-9154      國內統一刊號 CN11-1081/F       國內郵發代號 2-251        國外代號 M16
      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月壇北小街2號   100836
      8. 電話/傳真:010-68034153
      9. 本刊微信公眾號:erj_weixin

      10. <rp id="iluh8"></rp><th id="iluh8"></th>
        <progress id="iluh8"></progress><tbody id="iluh8"><track id="iluh8"></track></tbody>

          1. <em id="iluh8"><object id="iluh8"><input id="iluh8"></input></object></em>
          2. 逼逼激情网